|
儿童文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二维码
316
儿童文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汉师附小 陈红 1儿童文学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 1.1儿童文学阅读与小学语文的关系 儿童文学是联系儿童与文学的重要工具,是文学中的一种。儿童文学多体现在小学校园,比如各种语言、故事、童话等等。周作人先生曾经在他的《儿童的文学》演讲中谈到儿童文学人们误解了儿童文学的意义,以为就是小学学校里的文学,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词。其实不然,儿童文学包括非常广泛,儿童文学既是小学语文的一种教育手段,又是小学生在课外时间的业余读物。小学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点,语文课拥有者潜移默化的过程,区别于其他学科,并不是迅速得出成绩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于发展。而儿童文学是最有效、最简单的一种教育形式,能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自己的儿童文学知识。所以,小学语文和儿童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1.2儿童文学阅读对小学语文的影响 儿童文学根据学生年龄还可以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目前儿童文学已经深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作品已经达到了80%以上,其中以散文、叙文、韵文居多,还囊括了预言、儿歌、童话等文学形式。对于小学生教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兴趣中获得知识,儿童文学既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又能让小学生很好的接受,在文学中获得一些人文景观和百科知识。在一些语言故事中学生还可以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比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等。儿童文学还具有幻想性,能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阶段的孩子思维活动还依赖于对事物的形象性中,思维逻辑还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文学的幻想性和趣味性容易被小学生接受,也使老师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方式。在《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这两个寓言故事中,在较强的趣味性和严谨的逻辑故事中教会小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更能发挥道德培养的功能,儿童文学拥有着现实性与较强的情感特征,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在礼仪,孝顺,爱国等发面儿童文学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比如《妈妈的爱》,《孔融让梨》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对汉语语法的掌握。在小学课本中每个单元都会出现一些句型转换。词语使用或者病句的处理等。儿童文学中语法知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它更能实现教学目标,在单元训练中有趣的神话寓言,儿童故事中介绍语法规则,加深了小学生的语法知识储备。由此看来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值得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 2 儿童文学阅读对小学语文的作用 2.1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关系上的角度考虑小学语文跟儿童文学密不可分,人文教育和语言的学习有着类似的教育功能,儿童和小学生是共同的服务对象。所以说,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重要地位儿童文学独特的文学之美,母语之美为少年儿童提供可优选的精神食粮。小学语文与儿童文学有着相同的文化传承的责任和目标。因此,重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予渗透,弘扬文化和推广。通过文学阅读的教育手段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转变。 2.2儿童文学阅读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价值 注重儿童文学阅读的地位,让学生乐于其中,才能让快乐的文学理念渗透进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儿童文学使其心灵愉悦。在成长的过程里使其天性的保护,自我的认识和快乐地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儿童文学特色幻想性和独特的逻辑性就在于儿童文学的独特价值。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毫无疑问的说,儿童文学阅读的意义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高度一致的价值取向。 2.2.1开启智力,开发想象力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对生活进行细致的探索和观察。需要各式各样的体验,磨练,激发和经验,然后周围环境的的局限性往往使他们达不到这些标准。儿童文学则能够帮助孩子们突破这些狭小的生存空间的局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认识大千世界,扩大视野的窗口。儿童文学容纳大范围的生活图片,揭示着深刻的生活内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最安全最丰富的感知生活,提供了体验生活的机会,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阅历、生活知识等。促进孩子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现热情。一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照彻儿童的整个人生之路。对人类精神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最具有想象色彩的童话作品。为孩子们提供无限遐想的空间,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2.2.2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人格是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说的是人的道德品质。而情操则是一种由思想和感情综合作用的心灵境界。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将人类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在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这个内化过程的核心内容是儿童人格的发展与养成。儿童文学美的内在是作品中真善美的本质,就是所谓的天性美。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时代成长过来的,这个“时代”中接触到的一些事物都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其中阅读又占了不小的作用。例如童话培养儿童审美情趣,科幻作品能够激起孩子幻想,生活知识能够增加孩子对世界的感知,进而启发孩子创造思维。总之,在童年时期读什么样的书可能会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看,儿童文学作品能够直接塑造儿童的心灵。这样不是普通读物能相媲美的。同时这个过程有利于儿童的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有利于儿童造就文化素质品格。 2.2.3审美教育 实现美育功能 儿童文学作品能够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生命体验,最大限度的释放出自己的潜力与创造价值。只有通过审美创造跟审美经验,人才会学着注意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成为感情丰富又真诚的人,才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深刻的眷恋。儿童文学作品常常能够把作者的情感通过文字语言表现出,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也可以帮助儿童体验学习人类感情世界,从而享受快乐,得到感情基础交流上的释放,减轻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焦虑、紧张、不安等有害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这些意义上讲,儿童文学堪称幸福童年的守护神与陪伴者。 2.3提升阅读能力 帮助儿童从小学会有效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任务的首要任务。阅读内容要生动形象,从物走向人,从故事走向生活。开发儿童的智力。作文教学也是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塑造语言富有个性创造性,思维活跃,不墨守成规,儿童文学视野中提高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同时让学生在广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素材,以便于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教育宗旨。比如《守株待兔》一文中,可以提供其他相关书目让学生阅读,如《狐假虎威》、《兔死狐悲》为创造性的人才培养提供可选方案。也可以在指导作文时引入生动形象丰富的文学故事,更灵活,趣味性强的文学情节,潜移默化的促进儿童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如《杯弓蛇影》、《画蛇添足》。此外,班级可以组织开展活动比赛,讲寓言,讲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甚至是古诗词背诵。新课程倡导互动,教师用教材教学,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教师除了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指定阅读计划外,还要应该经常引导,评价甚至督促学生,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3总结 近期学校组织开展了儿童文学阅读周的活动,同学们的阅读兴致非常高。在阅读的书目中,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草房子》等受到极大的欢迎。特别是《草房子》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全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是孩子喜爱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教育价值取向始终是以孩子的发展与成长为己任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密切而又自然的“契合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儿童文学精神。教师关注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更要关心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色彩的发展。教学中倡导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教育的感染和人文关怀的作用,帮助学生打开心灵之窗,从而奠定儿童的人性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英)史密斯.欢欣岁月——史密斯的儿童文学现【M】.台北:台北富春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3】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扬实诚.儿童文学蔓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 (此论文发表于《陕西教育》)
文章分类:
陈红专栏
|